大明文魁

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诏(1/4)

    林延潮回到了检讨厅,却见萧良有面色不愉,几名交好的翰林也不免抱怨几句。( 阅读最佳体验尽在【】)

    “当初翰苑内,无人总修纂之事,是萧兄你出面任之,才解了光学士之难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光学士这般训斥你,实对你不公啊!”

    “萧兄不必放在心头,大家都看得出你在修纂会典上费的功夫。”

    萧良有勉强笑了笑道:“多谢各位好意,光学士也是对萧某寄以厚望,而其中萧某自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。”说完萧良有精神好了一些,伏案将条例拿来修改。

    林延潮走回公案后,见得有几名与萧良有,面和心不合的翰林脸上都是幸灾乐祸之色。

    林延潮从案上取了宋大诏来读,在萧良有他们都看着仁宗,武宗诏谕,林延潮早就开始读宋朝的大诏了。

    宋朝乃是又一个文人的盛世,传世文章如天汉里的繁星,数之不尽。至于宋大诏,更是出自有宋一代翰林名家之手。

    林延潮读至云板敲起时,众翰林们纷纷从公案上起身,而萧良有见写不完,亦只能将功课拿回家去做。

    林延潮拿着大诏又读了一会,这才合上书,最后一人离开了衙署。

    东华门旁的文渊阁。

    几名穿着绯袍的堂部官员,不顾头顶上烈日,步伐匆匆地走向文渊阁。

    自张居正成为首辅以来,定下以内阁稽六科,六科稽六部,部院稽抚按的规矩后,内阁权势之大可谓登峰造极。

    六部官员有重要难决之事,都须先来内阁先向张居正面白后,再回衙署草奏上书,否则事情就很难办下。因此文渊阁门前一直是这般奔走如市的场景。

    这在以往几乎是不敢想象了,当初永乐皇帝设立内阁,就立下内阁不得****诸司,诸司奏事。亦不得相关白的规定。

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